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中心» 花卉研究中心» 中心成员

中心成员

1、张延龙,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岭研究院花卉研究中心主任。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院长,园林花卉研究所所长,“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会委员,陕西三秦人才。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植资源与品种改良,园林植物造景及康养景观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国家林业局“948”计划、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重点攻关项目、陕西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科学研究与推广任务。迄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篇,参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4本,省级审定牡丹新品种18个,国际登录新品种11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张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岭研究院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相继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等工作学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人才。主要从事花形态和结构多样化的分子机制、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遗传改良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等4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包括多篇The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等高质量期刊论文。


3、孙道阳,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岭研究院花卉研究中心秘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批“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花卉协会理事,陕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成员,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关键栽培技术研发等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央财政林业示范推广、陕西省林业科技重大攻关、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10余项。迄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参与审定花卉新品种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4、康永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植物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古树名木保护、能源林培育及林源经济植物研究。任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副秘书长,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植物学会委员,陕西省农业厅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创新岗位专家,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陕西省专家委员会委员。2002年在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留学1年;2005年于瑞典农业大学园林景观规划系访问;2007年在阿尔及利亚参与了中国援阿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评估项目;2009受欧盟林学硕士项目的资助,赴瑞典农业大学(SLU) 和西班牙莱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Lleida)承担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和部分合作研究工作;2010年,访问日本宫崎大学,并开展了蓝莓栽培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主持国家林业局“948”、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推广、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共计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宝鸡市科技进步奖1项,省审品种1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5、牛立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陕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秦岭研究院花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相继在本校园艺学院、林学院和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与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应用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编著或参编学术著作6部,参与选育牡丹新品种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6、吉文丽,女,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岗位专家,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固原市专家库特聘专家,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理事。198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2008年1月获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习。荣获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编写教材6部。2014年荣获“我最喜爱老师”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CSSCI收录论文7篇,出版专著2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7、李厚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林专业, 2003-2008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汉诺威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棠产业联盟理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应用、园林植物成色机理等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主编著作《中国海棠》《海棠诗词与文化》《花卉与健康》,副主编著作2部,获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陕西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8、蔡靖,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7月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学研究。国际林联(IUFRO)会员,中国林学会会员,树木生理生化分会会员、森林生态分会会员。植物生态学报、林业科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森林生态,树木水分生理生态,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公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公益项目、“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国家林业局“948”项目、GEF项目全球环境基金等科研课题19项,主持教改项目1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教材3部,获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园林树木学》精品课程负责人,《树木学》精品课程主要参加人,获优秀授课教师荣誉1次,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9、罗建让,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园林系副主任,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会员,中国花卉协会会员,陕西省花卉协会理事,陕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秦岭研究院花卉研究中心成员。相继在本校林学院和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任讲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林植物花色与花香形成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参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2本,参与选育牡丹新品种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10、陈红武,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考入西北农业大学,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1994年毕业留校工作。2011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学位,2012年赴台湾大学园艺暨景观学系合作研修六个月。现工作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任观赏园艺系系主任。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主持了陕西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柞水县休闲农业总体规划研究、灞桥区新合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河南周滨路带状游园规划研究、柞水县金米村现代农业园规划研究、兰州新区国家农业公园规划研究等课题。迄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7部。


11、宋军阳,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中国园艺学会会员,美国园艺学会会员。先后在陕西省麟游县园艺站、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林学院、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工作。研究领域涉及园林(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应用、园艺(园林)文化。研究课题集中在秦巴山区及河西走廊干旱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应用、园艺及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根际微生物、种子休眠机理等方面。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4项,在研项目6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6篇,编纂著作3部,获得科研成果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12、史倩倩,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2009-2015年先后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15年7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事园林植物教学科研工作。从事园林植物资源应用与评价、园林植物育种、园林植物(牡丹、报春花)重要观赏性状分子机理等研究。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杨凌区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引进博士资助经费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16篇,其中TOP期刊6篇,出版教材1部。

13、赵冰,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在美国乔治亚大学做访学研究。目前在园林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评价、园林植物育种与生物技术、园林植物的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等。近5年主持项目有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基金项目和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0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


14、杜灵娟,女,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硕士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同年7月到校从事园林植物的相关工作。2008年9月-2013年12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百合花抗衰老遗传育种研究。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园艺系访学,主要从事高灌蓝莓优良观赏性状的种质资源筛选工作。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分子育种、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园林植物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10篇,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15、刘曼,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植物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3月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观赏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植物单倍体育种等研究。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16、李倩,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18年3月至9月,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2018年至今,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观赏园艺植物非生物逆境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17、张晓骁,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风景园林学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后。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及调控、园林植物资源评价与应用、农业景观开发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4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出版著作1部,审定省级新品种2个。


18、张庆雨,男,讲师,硕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秘书处成员,陕西省花卉协会理事,陕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油用资源开发利用、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研发、园林植物脂肪酸合成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等10余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参编学术著作2部,参与选育牡丹新品种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19、娄倩,女,讲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迄今。主要从事蓝色花成色机理和花色定向改良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10余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20、赵妮,女,讲师。2008年至今,先后供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林学院、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主要从事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花卉开发与利用等教学及科研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林业重大科技攻关、国家林业局“948”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6项,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改项目6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